饲料粗蛋白质的检测方法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12-13 03:57

饲料是畜禽的主要食物,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畜禽的健康和生产性能。其中最重要的营养成分是蛋白质。饲料中的蛋白质分为粗蛋白和真蛋白。粗蛋白是在硫酸钠或硫酸盐(通常为2倍体积)存在下,通过加热水浴加热至中温反应得到的蛋白质总量。粗蛋白占饲料质量的比例越高,畜禽生长得就越好,所以检测饲料粗蛋白质含量的方法十分重要,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检测方法。

凯氏试剂法

凯氏试剂法是利用硫化物还原蛋白质来测定粗蛋白质的含量的经典方法。其卓越的可重现性使其成为国际上公认的标准方法之一。其原理是将样品与凯氏试剂一起加入消解管中,用硫酸消解,同时以一定的时间和温度加热反应。在加热的过程中,硫化物还原蛋白质,使其变为深褐色。加热停止后,用硫酸盐洗涤,滤过,冲洗干净后用吸附剂吸收色素,洗涤干净后加入氯仿,视颜色深浅来判断粗蛋白质的含量。

优点:准确度高,重复性强,国际上公认标准方法之一。

缺点:操作流程繁琐,需要大量的试剂和设备。

红叶法

红叶法是测定饲料粗蛋白含量的一种颜色反应法。其原理是利用谷氨酰胺缺乏时,螺旋体(SRB)侵入细胞内,分泌出深红色素质,而SRB的数量又与蛋白质的含量成正比。

其操作和硫酸法类似,其与硫酸前处理方法一致。待试样冷却后,用红叶试剂饱和再加入溴酚绿指示剂时,被试样中蛋白质的含量越多,反应所产生的蓝绿色的颜色就越深,有时甚至呈紫红色,根据颜色深浅估算。

优点:操作简单,速度快,不需要显微镜。

缺点:灵敏度低,误差较大。

红色光重氮法

该方法基于红色光重氮法利用硝酸盐还原作用,将粗蛋白质还原成氨基酸的N端的氮,转化为重氮酸盐,进而与荧光染料结合,使其吸收红色光的强度产生变化,从而推算出粗蛋白质的含量。这种方法快速,准确度高,而且相对简单易懂,已经被广泛应用于饲料制造中。

优点:操作简单,速度快,准确度高。

缺点:价格昂贵,仪器要求较为高端。

不同的饲料粗蛋白质检测方法各有优缺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需求和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检测。工作人员需要在检测方法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准确实施测定,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方法的日益完善,相信会有更加简单快捷的检测方法在未来应运而生。

  • 饲料是畜牧业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直接影响着动物的生长发育,还会对其健康和产出能力产生重大影响。为此,制定出一些标准的指标来检测、评估饲料的质量水平,这样可以

本周看点